刷臉登錄來了 生物識別安全如何保障? 2016年09月14日18:06 來源:中國安防展覽網整理|
近日支付寶宣布從2016年10月12日開始,支付寶將對個人用戶超出2萬元的體現(xiàn)部分收取服務費。此消息一出,頓時引來一片嘩然之聲。不過值得關注的是,在支付寶8月11日上線的9.9版本中,刷臉登錄功能也悄然上線了!
刷臉登陸來了安全如何保障?
人臉登錄是以人臉識別技術作為依托,基于人的臉部特征,通過動態(tài)掃描來確認使用者身份。用戶在進入登錄界面時,系統(tǒng)終端自動將用戶圖像傳入人臉識別系統(tǒng),經數字化分析比對,以確認用戶的合法性。要求用戶實現(xiàn)對個人信息進行驗證設置,之后登陸可掃描臉部確認身份登陸,系統(tǒng)還會提示“眨眨眼”,以防別人用照片來蒙混,看上去十分安全 人性。
近年來,為提升用戶體驗,支付寶也是在不斷嘗試中,除了傳統(tǒng)的密碼登錄,指紋支付、聲波支付等也功能不斷上線,如今,刷臉登錄上線,只需要對著手機眨眨眼、轉轉頭便可輕松完成登錄。
早在,CeB2015德國漢諾威電腦展上阿里就發(fā)布了人臉識別技術“SmiletoPay”,根據阿里巴巴方面的介紹,這項技術由螞蟻金服與Face++合作研發(fā),可以在購物后的支付認證階段通過掃臉取代傳統(tǒng)密碼,其中所謂的“掃臉”是指通過前置攝像頭拍照,并在后臺自動認證。以后如果你看到有美女在自拍,她可能不是真的在自拍,而是在購物。如今,刷臉登錄已經來了,刷臉支付還會遠嗎?
人臉認證功能在簡化了移動賬戶登錄的同時,也不禁有人要問,用“刷臉”真的安全嗎?傳統(tǒng)密碼會被完全取代?
根據支付寶工作人員表示,人臉識別技術非常成熟,甚至比傳統(tǒng)的密碼識別更為安全。我們把生物識別技術,作為傳統(tǒng)密碼驗證的輔助手段,從小范圍測試到正式上線已一年有余。目前,還沒有接到過任何因人臉驗證失誤而引發(fā)賬戶被盜用的投訴。與傳統(tǒng)的密碼識別和指紋識別技術一樣,臉部識別同樣需要與系統(tǒng)存儲的信息進行比對驗證。”
首先,用戶必須使用密碼登錄支付寶,才能開通人臉驗證服務。進行首次驗證時,用戶的手機攝像頭會自動進行360度人臉特征采集,并記錄下用戶的最新狀態(tài)。隨后,把采集的內容與公安系統(tǒng)提供的用戶身份照片作對比核實,用以確認真實身份;其次,當用戶再次請求使用臉部識別系統(tǒng)登錄時,支付寶的內部身份核實機制會根據上一次的采集結果作比對驗證,同時再次提交到公安部門的身份核實系統(tǒng)作雙重校驗,認證全部通過后,才能完成登錄。
另外,支付寶其他的輔助功能還可記錄用戶的常用設備、IP地址等硬件信息,如發(fā)生手機更換、異地登錄等任何有可能被認為非正常操作的行為時,都必須使用密碼及臉部識別進行雙重驗證,驗證無誤后才可登錄支付寶系統(tǒng)。同時,支付寶為行業(yè)專門設計的3D姿態(tài)活體檢測,如張口、眨眼、點頭等識別動作,可以抵御照片切換、人臉切換和面具攻擊等多種網絡欺詐手段,也可分辨出兄弟姐妹間微小差距。
早在阿里宣布刷臉支付項目之初,就預言未來將是一個“刷臉”的時代,如今,“刷臉”功能也不稀奇,此前,招商銀行手機客戶端就推出了“ATM刷臉取款”服務,平安銀行業(yè)有系列行為。在這個互聯(lián)網時代,用高科技手段提升用戶體驗是一種趨勢,盡管目前仍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,但就是一個過程。
責任編輯:黎晉